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 13卷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沈艳 杜运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1-8.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1
摘要32)   HTML    PDF    收藏

目的 研究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熵权法测度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 Dagum 基尼系数法、莫兰指数法探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的空间差异,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总体基尼系数呈减弱趋势,主要由地区间差异造成;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财政分权度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及邻近城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均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仅存在显著直接效应。 结论 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均衡发展;增强区域间的空间互动,重视供给水平较高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立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ROCCIPI框架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的问题识别与对策分析

宋宝香 杨玲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9-13.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2
摘要45)   HTML    PDF    收藏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运用ROCCIPI 分析框架,从 7 个维度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发现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各方面机会充足,但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顶层设计不足,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未能有效协调各方利益,供需双方对制度的认识不到位,参与主动性不高,其服务能力、服务利用率、续约率和满意度均有待提高。建议通过完善政策环境,协调各方利益;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宣传引导,明确政策认识这 3 个方面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沈影 黄振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14-2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3
摘要3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路径,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从《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中医药年鉴(2020)》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获取我国 31 个省域数据,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进行变量和指标选取,借助 fsQCA 3.0 软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组态分析。 结果 技术、组织、环境中的各个条件均无法单独构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或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必要条件,发现 3 条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组态路径和 6 条低中医药服务能力组态路径。 结论 建议重视关键影响因素的联动效应和谋求差异化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分级诊疗背景下三级医院重症患者康复期转诊的演化博弈分析

姚心怡 温宗良 卢亚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21-26.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4
摘要22)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三级医院重症患者康复期,医保部门、医院、患者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政府不同协调策略下,医院和患者策略的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构建医保部门、医院和患者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 Matlab 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 医保部门积极补贴策略下,更易形成医患双方共赢的局面;消极补贴策略下,则易导致卫生总费用增加但患者难下转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患者对三级医院的信赖感下降。 结论 明确政府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协调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多种手段更好地宣传和落实分级诊疗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AMO模型的三级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雷鹏 丁荆妮 张欲晓 曹萌 余红 车爱红 康辉 官红霞 郑大成 孔学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27-32.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5
摘要44)   HTML    PDF    收藏

目的 评价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和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效益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 AMO 模型构建管理效能测评体系并设计问卷,结合医疗机构管理情境,将三级公立医院职能部门划分为党务群团、综合行政、业务管理、科研教学、经济运营、技术支持、后勤保障 7 个类别,针对其管理效能开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和关键知情人访谈。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组织环境、工作动机、能力素质 3 个维度的 8 个项目对职能部门管理效能的影响。 结果 医院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履职程度、履职时效百分制评分分别为 85.9687.5388.438 个评价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经济运营、技术支持、后勤保障 3 类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评分低于其他 4 类职能部门。部门职责、规章制度、敬业精神、创新思维 4 个评价项目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等级与职能部门管理效能综合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 职能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应注重前瞻性,不同类别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存在差异,提升管理效能应重点加强绩效管理,同时需要建设多维激励机制和高绩效团队,公立医院也应适时考虑引入广泛应用于企业的 AMO 模型,以完善职能部门绩效管理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量化与评价分析

李祥飞 张振 于佳卉 敖治华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33-39.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6
摘要3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对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与量化评价,为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文本挖掘方法深入分析 2009 年—2021 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 13 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构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评价的量化框架,利用 PMC 指数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和曲面图绘制。 结果 PMC 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我国 13 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 PMC 指数的平均值为 7.91,总体表现良好,其中 3 项政策表现优秀, 7 项政策表现良好,3项政策表现及格。 结论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基本完善,政策性质、政策作用方式较为明确,但在政策时效、政策级别、政策视角、政策措施等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着重从政策级别、政策时效、政策视角、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行改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山东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现状与改进对策

时涛 吴敏 韩志琰 苏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40-44.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7
摘要35)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比较山东省 16 地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政策的差异,探讨推进省级统筹的筹资政策建议。 方法 进行政策文本分析,比较不同地市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模式、筹资标准、约束激励措施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山东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以固定等额筹资模式为主,政府财政补助转移支付为普惠性转移支付,现有的筹资机制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不足,筹资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结论 建议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建立财政补贴与缴费年限相关联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孙华君 林姗 徐雅萱 张雅欣 汤乃军 李婧 李刚 袁源 杜汋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45-5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8
摘要28)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中心绩效情况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从事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医疗卫生质量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 14 位专家,通过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询问,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级指标所占的权重大小。 结果 两轮发出问卷全部回收;专家权威系数 Cr=0.87,专家具有较高威信;两轮的 Kendall' s W 0.237 上升为 0.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提示专家所持意见趋于统一;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 4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和 44 个三级指标。 结论 研究构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中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可为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中心工作开展情况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研究可视化分析

丁甜甜 钱爱兵 王璐瑶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51-56.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09
摘要23)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析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趋势,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方法 运用 CiteSpace 5.8.R3,统计分析 2002 年—2022 年间中国知网 (CNKI) CSSCI 和核心期刊的 499 篇有效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来源、发文作者、机构、高频关键词、突现词等方面,并绘制知识图谱。 结果 年发文量跟随政策变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文献发表于 55 家期刊。研究团队内部合作较为密切,团队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绩效考核、公立医院和绩效管理 3 个关键词频次最高。研究聚焦于 4 大主题,历经 3 个研究阶段。 结论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研究主题和内容上需逐步拓宽,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研究呈现阶段性和主题聚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应用ISBAR结构化模式提高医院内患者转交接规范性的实践探索

鲁琳 黄晓花 叶韵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57-6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0
摘要27)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转交接制度的依从性,提升院内患者转交接规范性,保障患者安全。 方法 分析院内转交接依从性差的原因,应用 ISBAR 结构化模式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质量改进,以提高转交接工作的同质化与规范性。 结果 通过质量改进,护理人员对患者转交接工作的依从性增加,医院内患者转交接制度得以规范执行。 结论 ISBAR 结构化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患者转交接工具,本地化、信息化、跨部门合作以及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是落实 ISBAR 应用的有效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CiteSpace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分析

罗云云 陈适 潘慧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61-65.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1
摘要29)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 2009 年—2021 年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领域的相关文献,以期总结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 检索 2009 年—2021 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核心期刊、 CSSCI CSCD 中主题为“医疗不良事件”“患者安全事件”等的相关文献,过滤外文文献,通过人工筛选,删除与主题无关或信息无效的文献,将最终纳入的文献导入 CiteSpace 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 结果 通过检索筛选共纳入 495 篇文献,在 2009 年—2021 年间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领域发表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09 年—2021 年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患者安全、安全管理等,突现关键词包括病人安全、主动报告、医疗风险等,目前新的研究关注点是数据挖掘、信号检测等。 结论 2009 年—2021 年,国内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领域相关研究呈增长趋势。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患者安全等是研究热点,数据挖掘等是研究发展前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效能的实践探索

许凤秀 蔡治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66-71.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2
摘要23)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医医院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效能的举措与效果。 方法 对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对管理机制、体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健全制度、完善组织架构、建立上报信息平台、加强培训、实行多部门协同联动、总结分析反馈、持续跟踪整改、落实上报奖励,构建非惩罚性文化氛围等。 结果 医务人员医疗安全风险识别、评估能力提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积极性增强,实现了集上报、审核、质量控制于一体的上报系统,有效促进了医院流程再造和服务体系优化,形成了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 结论 围绕中医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机制、体系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高中医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效能,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点对点专科专人培训法在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中的应用

尹英杰 刘玲 齐荣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72-76.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3
摘要22)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点对点专科专人培训法在提高住院病案首页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0 6 1 日至 12 31日按传统方法进行培训的 175 名医师及抽取的 1 727 份病案首页数据作为改进前组。将 2021 6 1 日至 12 31 日采用点对点专科专人培训法的 212 名医师及同法抽取的 1 876 份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作为改进后组。对考试成绩、临床医师培训满意度、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医疗服务能力指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实施点对点专科专人培训法后,案例分析题考试成绩为(34.57±3.58)分,优于改进前的(24.85±6.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培训满意度为 96.5 分,明显高于改进前的 72.8 分;实施改进措施后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完整率、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其他诊断填写完整正确率、主要手术及操作选择正确率等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经 χ 2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服务能力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基于SARIMA模型的某省三级医院骨折住院患者量预测分析

赵钦康 李越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77-82.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4
摘要2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建立骨折住院患者量的预测模型,探索骨折住院患者量的季节变动规律及未来趋势,以合理安排资源、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方法 收集山西省汾阳医院 2017 6 月至 2022 3 月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 R 3.5.2 软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的建模拟合,并用其对住院患者量进行定量预测和验证。 结果 共纳入 2 563 例患者,平均年龄 53.43 岁,男、女之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8P<0.001)。分月记录骨折住院患者量,时间序列分析提示住院患者量每年有 2 个高峰期,即 5 月和 8 月。使用 2018 1 月至 2021 7 月的训练集数据建立 SARIMA(0, 0, 1)(1, 0, 0)12 模型(白噪声检验,P=0.806),对 2021 8 月至 2022 3 月的预测集数据进行短期预测,RMSE=0.24MAPE=149.61,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范围在 1.81% ~ 8.60%结论 SARIMA 模型拟合骨折住院患者量变化趋势较佳,可为医院或专业科室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骨折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下区域医联体党建联盟建设的探讨

刘卉 顾勇伟 夏春萍 桂丽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83-87.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5
摘要43)   HTML    PDF    收藏

目的 了解医联体党建联盟的社会网络特征,为提升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党建工作水平、解决医联体合作困境和提高绩效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以上海市松江区区域医联体党建联盟为调查样本,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及小团体分析等描述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并对关键知情人访谈的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目前上海市松江区医联体党建联盟网络体系密度较低。区中心医院、区方塔中医医院、医疗急救中心、市第五康复医院等点度中心度及接近中心度较高,区泗泾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石湖荡社区、洞泾社区中介中心度较高。共发现 5 个小团体,机构间总体联系度不强。联盟内合作项目和内容共分为 7 种,不同属性单位合作形式及作用差别明显。 结论 医联体党建联盟合作网络仍待进一步提升,建议从坚持区域化协同发展理念、“党建 + 健康”双驱发展、网络结构发展新视角方面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党建联盟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CBL教学方法在诊断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冯其柱 孙杰 张家泉 张健 王琦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88-91.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6
摘要16)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 QQ 平台网络教学模式下,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CBL)在诊断学腹部体格检查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其在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中应用前景。 方法 从安徽理工大学 2019 级临床医学专业 5 年制学生 9 个班中随机抽出 4 个班,2 个班为传统组,采用 QQ 平台传统教学模式;另 2 个班为 CBL 组,采用 QQ 平台联合 CBL 教学方法。通过课后理论、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对 2 个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CBL 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诊断学腹部体格检查教学中应用 QQ 平台联合 CBL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张峰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92-97.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7
摘要29)   HTML    PDF    收藏

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三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等方法,构建了三级综合医院外科目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由综合管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财务等 6 个目标方案组成的目标管理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目标管理实践成效。对构建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规范医院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医院招标采购过程中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张柴 杨春雨 沈惠文 马得原 张策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97-10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8
摘要2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建立招标采购过程中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质量评价体系,为安全高效的采购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方法 建立科学的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质量评价体系,按年度评分,对评分较低的代理机构降低抽取权重,针对项目情况,软件自动抽取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工作。 结果 通过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质量评价,有效提高了招标代理机构的配合程度,招标过程中,在委托代理合同签订、招标文件书写、招标现场组织方面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招标文件编写时间从 (8.7±4.3)天下降到 (3.1±1.9) 天,专家论证时间从 (10.9±2.3) 天下降到 (4.7±2.5) 天,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通过建立科学的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为招标采购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

杨柳 李玲 李晓娜 赵立平 冯立群 崔建荣 董凡超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101-106.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19
摘要22)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20 1 月—12 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 280 PICC 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 280 PICC 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 PICC 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满意度情况。 结果 研究组 273 例、对照组 275 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研究组 PICC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 PICC 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 PICC 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 PICC 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带管满意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招聘信息的江苏省卫生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朱笑笑 胡青 王志敏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107-113.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20
摘要2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 2017 年—2021 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所需人才特征。 方法 通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获取招聘数据,分类讨论医疗机构、高职院校以及其他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结果 医疗卫生单位存在多专业、多层次的人才需求。招聘岗位向应届生倾斜,社会人员需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取得相应职称。招聘的编内岗位数减少,各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 结论 高校毕业生应夯实基础,提高英语水平,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就业。临床医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仍有较多就业机会,各高校需加强学生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患者感恩行为对急诊科护士创造力的影响与机制探索

黄冰梅 王英 刘潇 魏丹 甘林鹭 李倩 郑睿 周明建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114-12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21
摘要27)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患者感恩行为对护士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护士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作用和护士年龄的调节作用,为引导急诊护士创造力的提升,提高护理团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通过问卷星系统设计和推送调查问卷,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感恩量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及员工创造力量表对 6 家公立医院的全体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到 152 个有效样本,并采用多元线性分层回归、简单斜率分析及 Bootstrap 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护士创造力得分为4.55±1.04)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患者感恩行为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和护士创造力,反馈寻求行为在患者感恩与护士创造力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 0.2 663,占总效应的 50.97%;护士年龄负向调节患者感恩与反馈寻求行为的正向关系,调节作用值为-0.03结论 患者感恩行为促进了护士的反馈寻求行为,进而促进护士的创造力;同时患者感恩对年轻护士反馈寻求行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年长护士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某三级医院5年间医疗投诉状况调查分析

蒋剑 林孟波 李惠婷 黄范倩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1): 121-125.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1.022
摘要47)   HTML    PDF    收藏

目的 了解和分析某三级医院建院后 5 年间医疗投诉状况,为医院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医疗投诉、优化医疗流程、改进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对福建省立金山医院 2016 年—2020 年内的 1 481 医疗投诉进行了回顾、归类和分析。 结果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转办和服务中心受理是医院医疗投诉的主要来源;医院每万人次就诊中医疗投诉发生为 3 ~ 6 件;医疗投诉主要发生在医疗流程、医疗环境、医疗人文和行政管理 4 个方面,投诉对象居前 3 名的是医生、后勤和护士。 结论 建议更多地关注医疗资源和后勤保障方面的服务质量,完善各种医疗投诉渠道,建立多种方式妥善处理医疗投诉,提高应对医疗投诉的时效性和反馈效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并增强其获得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重特大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中通讯联络的难点与对策

王启铭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1-4.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1
摘要40)   HTML    PDF    收藏

在突发事件中,以破坏性地震为代表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包括公共通讯网在内的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甚至破坏殆尽,从而导致通讯联络长时间中断,使紧急救援事务和医学救援工作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无论采取临时替代措施还是复原重新建设,尽快恢复和保证通讯联络随时随地畅通都是开展医学救援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全面论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关于智慧医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李少冬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4-9.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2
摘要33)   HTML    PDF    收藏

智慧医院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我国智慧医院建设起步较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智慧医院的相关概念出发,提出了智慧医院建设的 5 大原则,明确了智慧医院建设的 8 条内涵,梳理了当前智慧医院建设的几个重点问题,对智慧医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部沟通障碍形成机制研究

任舜禹 王杏蕊 李晋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10-15.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3
摘要3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部沟通障碍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医院改善组织管理、加强内部沟通、降低运营摩擦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聚焦阻碍沟通达成和诱发沟通矛盾的个人与组织层面因素,对来自临床、医技、科研、管理等不同岗位的医院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研究所得资料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结果 通过三级编码梳理出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部诱发沟通障碍的 5 个主范畴,整理为沟通能力、背景立场、沟通环境、工作表现和客观条件,形成医院内部沟通障碍形成的机制模型。 结论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部沟通障碍产生的关键原因为员工沟通能力不足,应从沟通能力培训、工作流程再造、沟通机制创新、沟通文化营造等方面尽可能地预防沟通障碍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论公立医院医生的辞职困境与制度规范

余敏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16-2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4
摘要52)   HTML    PDF    收藏

医院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涉及我国基本的民生问题。医生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因与医院确定了较长的服务期,故在其辞职时面临被医院要求退回培训期间的劳动报酬,并且需要支付较高的违约金,需承担医院的经济损失等。医生辞职所面临的问题源于在司法实践中将医生与医院的争议定性为人事争议。实际上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之后,医生和医院的关系与劳动关系趋于一致,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规范医生的辞职权,使其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山西省低收入水平家庭疾病经济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

梁蕊缨 闫娟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20-26.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5
摘要32)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关注和分担弱势群体疾病经济风险,分析低收入家庭卫生疾病经济风险力度、强度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全国第 6 次卫生服务统计数据,按照国际组织识别低收入群体的推荐标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以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 logisticTobit 模型对不同收入水平下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发生强度进行分析。 结果 对于农村低收入群体来说,被访者的健康自评水平、是否患有慢性病、近 12 个月是否体检、家庭人口数、收入水平是其灾难性支出发生与否的危险因素;对于城市低收入群体而言,被访者的健康自评水平、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是否参加大病保险是其灾难性支付发生与否的危险因素。 结论 家庭规模对家庭疾病经济风险的作用方向取决于收入层次;低收入群体的个体健康状况更差,社会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疾病经济风险,但慢性病给农村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疾病经济风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天津市组团式支援新疆某医院帮扶成效评价研究

谭绮薇 梁樑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27-31.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6
摘要31)   HTML    PDF    收藏

目的 评价 2018 年—2020 年天津市“组团式”支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帮扶成效,对天津市在乡村振兴阶段支援帮扶新疆受援医院提出对策建议。 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情况调研分析,从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和就医群众中回收调查问卷共计 1 064 份。 结果 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改善,但仍有提升空间;医务人员能力提升较大,但人才培养还需加强;就医群众满意度高,服务群众成效显著。 结论 在“组团式”支援新疆的政策下,受援医院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争取更大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卜德娴 李红艳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32-39.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7
摘要25)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总体运行效率及各卫生指标发展情况。 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长三角地区的总体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并使用指标分解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具体分析。 结果 2015年—2019 年长三角地区的综合效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上海及浙江医疗卫生机构人力投入及费用投入力度相对较大,医疗服务量相对靠前;江苏及安徽两地民营医疗及基层医疗发展较活跃。 2015 年—2019 年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出“波动型”的发展趋势,除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提高以外,其余 3 省均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2015 年—2019 年长三角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较高,但需注意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政府应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落地;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地区应注重人才的流入及培养;医疗卫生机构在效率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扩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2018年—2020年天津市结对县医院健康帮扶效果评价研究

陈营 孙华君 杜汋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40-45.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8
摘要25)   HTML    PDF    收藏

目的 评估 2018 年—2020 年天津市结对县医院健康帮扶效果,总结经验与问题,为卫生健康精准扶贫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针对结对县医院构建 3 个一级指标、6 个二级指标、22 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20 所县医院进行调研,采用秩和比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描述健康帮扶效果并评价其运行效率。 结果 经帮扶后,结对县医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科研项目数等指标有所提升,但部分医院存在投入过剩或产出不足的问题。 结论 天津市结对县医院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深化健康扶贫应注重长期规划,合理配置健康帮扶资源,提高帮扶效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RCA2 在住院患者体液标本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鲁琳 黄晓花 张月琴 叶韵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45-5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09
摘要24)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体液标本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的根本原因,改进体液标本运送模式,保障体液检验的及时性。 方法 采用 RCA2 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改进,找出根本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体液标本送检及时率。 结果 通过对根本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医院建立起了一套全流程的体液标本运送及管理程序,体液检验标本送检及时率从 2021 10 月的51.52% 提高至 2022 3 月的 90.66%结论 RCA2 能够帮助医院组建团队,及时发现患者体液标本管理不足的问题根源,并能够保障改进措施的有效执行,是一种可行性高的医院质量改进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应用精益六西格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文献分析

张莉 夏萍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51-59.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0
摘要24)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分析精益六西格玛在国内外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该方法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在中国知网、PubMed 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 2010 年—2022 年国内外应用精益六西格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确定文献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应用情况描述分析,并对其应用规范进行评价。 结果 共检索到 266 篇文献,最终纳入 9 篇文献,精益六西格玛多被应用于住院病区,主要包括外科、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以及药房和消毒供应中心。改善内容涉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提升腹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等。其中 7 篇存在应用不规范现象。 结论 精益六西格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发展不均衡;国内外文献的精益六西格玛应用质量和规范性有待提升;精益六西格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均取得显著的改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提升婴幼儿住院患者MRI检查成功率的实践探讨

沈大燕 李龙倜 吕翻翻 黎夏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60-64.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1
摘要24)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于提升婴幼儿住院患者 MRI 检查成功率的效果。 方法 2021 1 月—12 月在医院行磁共振检查的住院婴幼儿 362 例设为研究组,将 2020 1 月—12 月在医院行磁共振检查的住院婴幼儿 296 例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 HFMEA 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 MRI 检查管理模式。比较实施 HFMEA 前后两组患儿MRI 检查的一次性成功率、预约检查准时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率。 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预约检查准时率、检查一次性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HFMEA 应用于住院婴幼儿 MRI 检查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婴幼儿 MRI 检查的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医院二次供水系统检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应对策略与实践探索

李娜 蔡虻 张建港 孙梦楠 李俊 胡云建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65-7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2
摘要19)   HTML    PDF    收藏

目的 对医院二次供水系统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 RGM)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改进策略及实施效果。 方法 2021 3 月—4 月对医院二次供水系统进行目标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不同采样点的物表和水龙头放水 30 秒及 10 分钟后的水样 RGM 检出率。根据监测结果于 2021 9 月—11 月采取改进措施。改进前、后各采集 168 份水样,其中放水 30 秒和 10 分钟各 52 份,手术室管路水 64 份。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水样和物表 RGM 检出率。 结果 改进前、后水龙头放水 30 秒水样的 RGM 检出率分别为 44.2% 7.7%,改进前、后水龙头放水 10 分钟水样的 RGM 检出率分别为 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进前后各采集 96 个物表进行培养,RGM 的检出率由改进前的 8.3% 下降到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改进前 RGM 阳性检出点均位于水龙头。 结论 水龙头是医院二次供水系统的重要感染源,加强水龙头周围清洁消毒等改进措施,可以使医院二次供水系统的 RGM 检出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医院第二受害者恢复路径及其支持计划的现状与思考

纪姿彤 高玉芳 杨瑞 王龙龙 苏鑫 刘盾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70-75.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3
摘要28)   HTML    PDF    收藏

回顾国内外文献,从第二受害者现象的角度探讨第二受害者恢复路径,对目前第二受害者的同伴支持、组织支持及非正式支持计划的实施现状进行综述,探讨阻碍支持计划实施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我国医院帮助第二受害者减少事后痛苦体验、构建第二受害者支持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某院生化类试剂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实践探索

张晓洁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76-79.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4
摘要27)   HTML    PDF    收藏

分析了某院生化类试剂采购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医院实施集中带量与标准量化采购方法的实践方案,对生化类试剂的采购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通过整合同一类试剂,建立同一个标准,实现了试剂采购成本控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证实了集中带量与标准量化采购方法的效果。集中带量与标准量化方法在保证试剂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降低生化类试剂的采购价格,减少医院的支出成本,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公立医院临床一线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监督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贤尉 陈琦 龚晓 宋国明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80-85.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5
摘要26)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索临床一线“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监督模式,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纪检监督体系。 方法 修订相关制度,明确“三重一大”事项范畴和议事规则;构建纪监干事队伍,延伸纪检监督职能;开展智慧“云监督”,优化工作流程。 结果 通过纪监干事的日常监督和汇总反馈,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实现了对临床一线“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结论 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应发挥专责监督作用,确保“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在临床一线的有效执行,打通院内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叶美霞 高玲玲 张会芳 牛彩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86-9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6
摘要20)   HTML    PDF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 Seminar 教学法在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与长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的 2018 级、2019 级共 54 名“2+1+1”护理大三本科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医院选拔成立课程团队,对照组 26 人予常规教学法,观察组 28 人则予 Seminar 教学法,两组护生临床带教老师均为我院取得高校兼职教师资格的一线临床工作者,两组护生见习时间均相同。 结果 两组护生期末考核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1);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带教老师自我效能感随着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断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01)。 结论 基于课程团队式教学模式的 Seminar 教学法优于常规临床见习,可显著提高护生系统化能力和认知成熟度等,有助于护生临床思维的建立与培养,同时还可以提高临床带教老师自我效能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使用问题反馈二维码改进医疗服务效率的实践

陈芸 吴徐明 黄红玫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91-94.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7
摘要23)   HTML    PDF    收藏

目的 以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最终目标,进一步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提高现场问题处置的效率,并通过问题收集查找服务流程中的短板与不足,以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方法 通过在医院的出入口、门急诊和住院服务等区域的醒目位置公示问题反馈二维码,第一时间收集问题意见,专人跟进处理,实现三部曲流程,即一个码收集、一条线管理、一事一办结。同时,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优化服务流程。 结果 问题反馈“码上说”自 20217 月启用以来,截至 2022 10 月,收到的问题建议 86 件全部办结,大大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效率。2022 1 月—10 月与2021 年同期相比,“当日结”在投诉总量中占比上升 38.42%,服务质效的提升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 结论 通过打通快捷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收集问题、处理问题、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助力医疗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更专业化的服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走动式管理在促进三级医院门诊自助一体机使用中的应用

王琦 闻宏 陈宁 金昌晓 周蕾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 13 (2): 95-100.   DOI: 10.3969/j.issn.2095-7432.2023.02.018
摘要18)   HTML    PDF    收藏

目的 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院自助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现象。 方法 依照走动式管理的指导原则,组织全体职能处室人员,进行患者使用自助一体机帮扶活动的管理实践。 结果 走动式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自助设备的使用,2019 8 月至 12 月自助一体机使用量比 2018 年同期增长了 62.0%。更多的患者选择使用自助一体机进行挂号、缴费等操作,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门诊综合服务。 结论 应用走动式管理方法不仅提升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也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质,促进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走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有利于医院的精益化管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