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7-15
  

  • 全选
    |
    医疗管理科学论坛
  • 张值 曾礼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是我国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作为一种新型健康养老模式,在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保障老年人权益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医养结合社区养老事业试点和实践的深入,诸多不足和问题逐渐显现,通过分析 3 种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典型形式,厘清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资金保障、规范支撑、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水4 个方面的不足和困境。基于此,研究从完善规范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 4 维度提出优化路径,以期实现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杨福彪 顾春燕 顾炜 刘泽威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党建需在区域医疗高质量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以上海崇明东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践为例,阐述了党建引领区域医疗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成效。该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了本土化的“12345”协同发展模式,强调发挥区卫生健康委、区域内各乡镇政府以及各医疗卫生机构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践行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理念,以提升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目标,依托牵头医院优势资源,全面推进党建、诊疗、人员、信息、管理“五联通”,构建崇明东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 任晓燕 高雪飞 杨锦茹 徐新清 徐敏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3-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山东省老年康养适宜度进行评价研究,为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方法 建立老年康养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赋值,运用 TOPSIS 法计算山东省老年康养适宜度综合得分并对不同地市进行排序。结果 2019 年—2022 年山东省不同地市老年康养适宜度综合得分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济南市、青岛市的老年康养适宜度综合得分最高,淄博市、东营市、威海市综合得分较高,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综合得分较低。从时间序列来看,各地市老年康养适宜度综合得分呈现稳定趋势,个别地市出现小幅波动;从空间分布来看,鲁中与山东半岛地区老年康养适宜度相对较高,而鲁南及鲁西地区则相对较低。 结论 山东省老年康养适宜度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应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康养服务质量。

  • 王向宇 郭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20-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管理实践中“法、理、情” 3 个因素在中华文明下的逻辑关系。 方法 基于新理论框架,将管理的伦理(理)权重逻辑作为规则(法)的基础,同时将人性共情和社会关怀(情)作为伦理的人文特性,通过融合中华文明,构建具有文化根性的“法、理、情”分析模型,用以阐释医疗领域的现实场景。结合中西方文明的管理理论的起源比较分析现代文明中人工智能对管理中“法、理、情”互动关系的影响。 结果 “法、理、情”并非管理实践中的矛盾体,而是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动态调整的 3 个因素。基于中华文明的伦理和人文特质,规则的刚性、技术的理性得以获得人性的滋润和文化的约束,从而保证人在组织发展和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结论 管理中“法、理、情”的逻辑既保持了文化根性,又具备组织管理新的解释方法。

  • 邱玥 姜未 耿庆山 戴斌 邝炎辉 谢筱柔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26-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科学评价临床科室运营状况,指导科室提升运营效能,为提升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方法 构建临床科室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 44 个临床科室的运营情况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开展针对性运营指导。 结果 经过为期 1 年的持续监测与运营指导,医院在工作量、医疗质量、业务收入等关键运营指标上均实现显著提升,同时增强了科室运营管理意识,提高了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结论 实证应用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科室运营现状,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撑。

  • 中医药传承
  • 周浩 黄祖波 王芹芹 曾月 刘姗姗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30-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重点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为中医药现代化转型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示范性学科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 方法 以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管理革新、资源重组、人才升级”三位一体策略,从理论框架优化、实践路径验证、学科体系优化 3 个维度,探索重点学科高质量发展从传统经验模式向现代化中西医协同发展模式的转型突破方法。 结果 实践显示,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重点学科高质量发展在中西医协同理论体系结构性跃升、技术应用系统性优化、诊疗服务预防性转型、医产学研融合性突破、人才生态精准化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结论 新质生产力通过系统性策略破解学科同质化、成果转化壁垒与资源利用低效等瓶颈问题,但需持续优化动态适配机制。未来需持续深化发展思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示范路径。

  • 周杰 王森 曹颖 王淋 徐小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国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揭示当前政策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中医药特色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的通知》为起始时间,共分析 2015 年—2024 年中医药相关政策 44 份,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中医药特色发展的“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三维框架为基础,对我国中医药特色发展相关政策进行单维度与多维度交叉分析。 结果 44 份政策文件按政策工具进行划分,3 种政策工具占比分别为:供给型 32.4%83/256)、环境型 48.8%125/256)、需求型 18.7%48/256)。总体来看,政策工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在政策子工具的使用上尚存不均衡现象。 结论 需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调整资源分配;建立统一框架,优化政策协调;提高中医药特色发展政策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体系。

  • 王芳 杨欢 宋春明 薛梦青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46-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山东省三级中医医院中医药人才结构和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政策制定和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从 10 家医院抽取 450 名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544 岁为主要年龄段,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硕士研究生学历、1019 年工龄的中医药人才占比较高。中医药人才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市级以下课题为主,成果发表以期刊论文为主。继续教育和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 结论 中医药人才结构总体合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改进和完善,科研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培养方式需注重守正创新。建议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划管理,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 陆人杰 赵申宇 夏西洋 周静 陈洋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52-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一套中医药健康素养适应性护患沟通评价指标体系,以更有效地评价中医护理实践中的护患沟通质量。方法 采用 3 轮德尔菲法确定了最终指标体系,并采用优序图法确立了指标权重。 结果 3 轮德尔菲法函询显示专家积极系数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9660.9560.974,均超过 0.700。专家协调方面,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显示,一级指标分别为 0.1300.1750.131,二级指标分别为 0.1430.1370.105,各轮专家对指标的评分一致性显著(P < 0.05)。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沟通技能、共享信息、人文支持的权重值分别为 55.6%22.2%22.2%结论 中医药健康素养适应性护患沟通评价指标体系从适应患者中医健康素养的视角,为量化评估中医专科护士的沟通质量提供了依据。该指标体系体现了沟通技能、共享信息和人文支持是中医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 医疗资源管理
  • 张晓旺 房亚楠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59-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不同远程医疗模式在促进医疗公平性方面的效果,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远程医疗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方法 明确 B2B B2C 两种远程医疗应用模式,通过专家访谈和层次分析法,分别进行材料搜集与权重计算,以确B2B B2C 模式对促进医疗公平性的作用。 结果 B2B 模式在促进医疗整体公平性方面略优于 B2C 模式,特别是 B2B 模式对于提升住院服务利用公平与医疗质量公平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 B2C 模式在提升门诊利用公平性和医生选择便捷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 远程医疗应持续丰富不同模式下的服务应用场景,通过 B2B B2C 模式的有机融合提升利用效率,利用医保与宣传提升远程医疗使用率。

  • 胡红梅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64-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供应链管理模式(Supply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 SPD)在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依据。 方法 以某公立医院引入 SPD 精益化耗材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计划采购、库存管理、配送等环节的应用实践,以及 SPD 系统升级后的成效,采用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 应用SPD 后,医院在耗材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计划采购环节实现科学补货,采购效率提高;库存管理实现精细化、智能化,手术室工作效率提升;配送环节流程优化,高值耗材实现一物一码管理。升级后的 SPD 系统具备移动应用、集采订单开发、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 UDI)应用及完善报表等功能,但也存在配送不及时、库存把控难、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 结论 SPD 为公立医院医用耗材仓储管理带来诸多效益,推动医院物资管理现代化进程,但仍需通过强化库存监测、引入先进预测模型、优化数据更新机制等措施加以完善,未来有望整合更多资源,打造高效供应链生态体系。

  • 董相檐 杜天瑶 吴爽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69-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2019 年—2022 年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每千人床位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医院出院人数作为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法中的 BCC 模型和 Malmquist 指数模型,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评估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结果 2022 年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 0.9500.9920.957,其中 4 个城市处于 DEA 相对有效状态,且大部分城市处于规模效应递增和递减阶段;2019 年—2022 年全要素生产指数的几何均值为 0.922,且各城市全要素生产指数均小于 1,表明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各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城市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现象,技术进步不足是制约全要素生产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 医疗质量管理
  • 黄前川 王成艳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7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服务路径,改善就医体验。 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和评估乳腺癌患者的健康需求,基于 Kano 模型判断质量需求属性,设定目标值,构建质量屋,设计并实施乳腺癌患者的“四全”健康服务方案。 乳腺癌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率显著提高(t = -10.089, P < 0.001),正性情绪显著增加(t = -4.582, P < 0.001),负性情绪显著减少(t = 4.192, P < 0.001),生命意义感显著提升(t = -2.501, P = 0.018),社会支持水平显著提高(t = -2.768, P = 0.010)。 结论 “四全”健康服务方案能够有效优化乳腺癌患者健康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薛佳祺 兰欣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82-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静脉药物配置安全闭环管理体系,解决传统配置流程依赖人工操作导致的错误率高、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用药安全。 方法 以我院静脉药物配置闭环为研究对象,构建全流程条码标识体系,引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辅助诊疗流程,实现静脉药物从医嘱开立到配置、配送、执行的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对静脉药物配置流程的关键节点实施风险管理,以确保药品调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结果 实施静脉药物配置闭环管理显著提升了静脉药物配置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了各环节的可追溯性。有效减少了人为操作差错,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结论 我院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显著提升了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用药安全,有力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用药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患者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研究与实践
  • 方志杰 陈勇波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89-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用耗材在医院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合理的分类模式关系着医疗服务效率与管理效能。通过对国家医保医用耗材编码在医用耗材分类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该分类模式在三级公立医院实际应用中对医用耗材遴选管控环节、采购价格管控、采购管理、收费判定、成本控制与分析、分类标准化、分类信息化等环节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医院医用耗材分类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 梁晓 张岩 王丹丹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94-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提高心理科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中的效果。 方法 以“心理科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为主题,门诊西药房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按照 PDCA 循环模式开展品管活动。选取 2023 10 月—12 月品管圈实施前心理科开具的所有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4 150 张及 2024 4 月—6 月品管圈实施后同类处方 4 388 张进行比较,即比较实施前后处方合格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活动效果。 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心理科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由活动实施前的 84.43%上升至 9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目标达成率为 105.55%,改善幅度为 13.96%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心理科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规范医师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张岩 罗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00-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提升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 MDT)的工作效能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2 1 月至 2023 12 月来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开展MDT 的病例数。对比分析 PDCA 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 MDT 的执行力指标:讨论病种数、讨论次数、讨论病例数、月均讨论次数、月均讨论病例数、专家到会率、治疗前 MDT 开展率、患者满意度等。 结果 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法后,我院 MDT 讨论病种数、讨论次数、讨论病例数、月均讨论次数、月均讨论病例数、专家到会率、治疗前 MDT 开展率、患者满意度等均显著提高。结论 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法可有效提升肿瘤 MDT 诊疗模式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 郭嘉硕 刘兵 徐椿善 方方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06-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效。该集团以牵头医院服务流程优化为主导,构建转诊会诊绿色通道,推动优质资源下沉,重视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构建基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使医疗集团服务能力大大提升,资源下沉效率、服务连续性和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根据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发展模式提出相应思考及建议,以期为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供参考。

  • 陈莉莉 金敏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11-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于塑造医院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直接影响,更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温州市中心医院基于医院现状,系统探索了构建廉洁品牌建设体系的有效路径,重点通过打造品牌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等创新实践,为公立医院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指导。
  • 张正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15-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聘用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评聘标准给医务人员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医务人员根据标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进取精神。某县医院探索建立健全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聘用量化积分比选制度,充分发挥岗位聘用“指挥棒”作用,将岗位聘用与科室管理、绩效考核、行风评议等要素紧密融合,旨在解决当前公立医院职称岗位聘用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临床”的问题。通过梳理与总结医院专业技术职称岗位聘用的实践工作,探讨岗位聘用量化积分指标体系建立的核心要素,并从细化量化积分细则、注重动态过程管理、纳入“三重一大”管理事项等方面提出了岗位聘用量化积分比选的实施路径,为岗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 陈妙灵 胡小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20-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公立医院开展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以构建二级库管理体系,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鱼骨图剖析医院二级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流程,根据“五常法”管理耗材标签、采用 ABC 分类法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参照全方位优化管理(OEC)模式完善内控闭环、建立标准化流程降低手工出库率、借助信息化技术设置自动补货以取代传统的手工申领耗材,从而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二级库管理体系。该体系使医用耗材的申领、入库、出库、使用、收费、核查、追溯等相关流程严谨有序,释放库存空间,避免过期浪费,杜绝计费错漏,减少手工出库,确保收费合规,有效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 基层医疗管理
  • 马丽平 郭云剑 张炳珍 陈晔 郝凤莲 张国新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25-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成效,总结实践经验与现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方法 通过关键知情人访谈、问卷调查和专家小组讨论,结合 Excel 定量数据统计与 ATLAS.ti 软件质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太原、深圳、重庆 3 个基层医防融合试点地区与大同、东莞 2 个非试点地区的慢病医防融合工作成效。 结果 依托国家基层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制定的指南和开展的培训,基层诊疗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区慢病医防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人才流失、三级医院虹吸效应及数据壁垒等问题。慢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 84.4%结论 医防融合模式通过激励机制优化、信息互联互通和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有效提升了慢病管理质量。建议健全政策法规共生环境,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细化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与经济激励机制,设置专项资金池,将慢病医保支付向基层倾斜,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和基层信息化建设。

  • 杨宝 王进 李秋恒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31-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以期为最终形成高血压的长效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并借鉴国外高血压管理模式与经验,立足我国高血压管理实践和既往研究基础,明确我国高血压管理的主战场在基层,提出构建基层高血压“五位一体”中西医综合管理模式,即以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的高血压群组管理、以医共体为纽带的高血压分级管理、以“互联网 + 医疗健康”为支撑的高血压远程管理、以“辨证论治”为指导的高血压中医药管理和以家庭共同参与为动力的高血压自我管理。

  • 张琦 于越 温佳琳 郭晓辉 白硕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36-1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市民服务热线即“12345 热线”已成为广大市民向医疗卫生机构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市民诉求处置满意度,北京市某区通过梳理分析 2023 3 月—12 月受理的涉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诉求工单情况,发现市民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服务质量与态度、就医流程、服务能力及药事服务等方面。为此,该区采取了一系列改进举措,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实践证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应在服务质量与态度、医疗服务能力、就医流程和就医环境、药事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以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 医疗文献研究
  • 范文欢 唐跃昆 谢诗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41-1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国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总结已有研究中公立医院缩短门诊候诊时间的相应措施及实施效果,为医院优化就诊流程提供参考。 方法 使用“候诊时间”“门诊流程优化”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进行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 2018 1 1 日至 2024 12 31 日。 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有 23 篇,涉及16 家综合医院、5 家专科医院及 2 家其他医院。信息化升级是各家医院缩短门诊候诊时间最主要的举措,共有 13 家医院采取了相关措施,占比 56.5%。评价实施效果的指标多为患者候诊等待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各项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等待时间缩短9.1%94.5% 不等,患者满意度提升 2.4%29.7% 不等。 结论 当前,通过信息化升级及多种管理方法运用能够有效优化门诊流程,从而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推广智慧医院发展,从整个诊疗周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与满意度。

  • 周晓姝 于淼 杨敏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4): 146-1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4.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推动医疗机构内部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系统搜集并整理了目前临床领域常用的 12 种医疗质量改进工具,并对这些工具在临床情境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效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分析。临床工作者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工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状况,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