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5
  

  • 全选
    |
    医疗管理科学论坛
  • 陈康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四川省民族地区社会特征及突发事件发生特点,分析该区域突发事件医疗应急体系发展不平衡、基层救援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体系建设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软硬兼顾和务实求实的基本策略。论述了提升区域医疗应急救援水平应着重体系要素的日常准备,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救援能力,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抓好建设成效管理的重点措施。旨在为其他民族地区的应急管理提供借鉴,推动提升医疗应急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 王子姝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5-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充足且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基于国内医院继任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思路和建议。通过比较医院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继任差异,简述了医院行政管理人才的继任工作内容及流程,建立了定标准、盘能力、促发展、用人才4个阶段以及相应6个环节构成的继任计划设计与实施模型,以期为医院开展管理类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及评估实践,有效应对人才缺失风险和激励人才成长,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杜天瑶 董相檐 吴爽 王晓阳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0-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国县域医共体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以期为后续县域医共体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7年—2023年我国国家层面县域医共体相关政策,建立PMC指数模型,对我国县域医共体政策进行量化评价。 结果 共纳入12项县域医共体政策,其中8项属于优秀水平,4项属于合格水平,PMC指数均值为7.39结论 我国县域医共体政策整体质量较高,但是仍然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建议调整政策时效,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继续完善县域医共体政策的内容,建设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医共体的高质量发展。

  • 刘涛 顾勇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8-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上海市松江区某医院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大调研”全面掌握了职工对医疗卫生系统廉洁文化建设的认知情况、对本院廉洁文化建设现状的评价情况以及对建设廉洁医院文化的意见建议等。根据调研结果,探索建立具有公立医院特色的“1+1+N”廉洁医院文化体系,即1个“正风肃纪320”廉洁精神品牌、1个“四面八方话清廉”廉洁阵地、N项管党治党专项行动,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健全了工作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强调充分认清建设廉洁医院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期为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 李亚男 吴大维 孟丽君 姚超 陈菲 樊凡 程少为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24-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新备案临床试验机构方案偏离情况,发现常见的类型,并提出建议,以保证临床试验质量,保护研究参与者权益。 方法 收集20211月至20246月某三级综合医院63份方案偏离报告数据,分析方案偏离的主要原因,比较不同科室类型和临床试验类型发生方案偏离的类型和责任方。 结果 未执行已批准的研究程序、访视超窗/缺失、实验室检验/检查缺失或错误是方案偏离的主要原因。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发生方案偏离的类型及方案偏离责任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需加强研究团队培训,伦理委员会需重点审查方案偏离,可尝试通过去中心化临床试验提高研究参与者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 张子怡 李伟 陈渝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数智化视角出发,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数智化时代医联体信息协同治理框架,为医疗数智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方法 结合医联体现状与数智化发展趋势,从驱动、行动者、过程、行动、治理效能评价 5 个方面构建数智化时代医联体信息协同治理框架。 结果 医联体涉及众多行动者,存在矛盾和障碍,通过分析各行动者在协同合作中的作用、过程和行为,总结出协调利益分配、完善信息沟通、创建多维激励和加强内外监督是促进医联体形成信息协同优势的关键行动策略。 结论 通过医联体信息协同治理框架构建和行动策略分析,以期降低“协同惰性”,提升“协同优势”,推动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

  • 罗伟允 孙波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数字技术驱动下我国医疗服务效率的变动情况,以进一步推动数字医疗的发展。 方法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18年—2021年的数字医疗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及动态分析。 结果 2021年我国数字医疗服务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7990.9270.851,有10个省份处于DEA有效状态;2018年—2021我国数字医疗服务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技术效率指数均值、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分别为0.9660.9810.985,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其余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未超过1结论 2021年我国医疗服务效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较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多数省份受制于投入规模不足;同时区域内与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2018年—2021年我国数字医疗服务效率呈现U型发展趋势,2020年迎来增长拐点;纯技术效率是提高数字医疗服务效率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进步次之。

  • 郭君伟 楚晓岚 栗会芳 秦一力 王红 李少刚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40-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医院舆情风险系统的作用力,为医院舆情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构建医院舆情风险的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结合案例舆情事件设定模型的方程和参数,应用Vensim PLE软件模拟仿真。 结果 医院子系统和政府子系统的作用变量分别增加10%,都会降低医院舆情风险,其中政府作用力更强,“峰值到消退阶段”比“起始到峰值阶段”作用更明显。将系统5个流量变量分别增加10%后比较舆情风险的变化,在舆情起始和发展阶段,事件作用力最大,其次是网媒和医院的作用力;在舆情峰值和消退阶段,政府作用力最大,其次是网媒和医院的作用力。 结论 在舆情起始阶段,医院应侧重事件主体,将舆情控制在初始萌芽状态;在发展和峰值阶段,医院应有效回应,表明态度,澄清事实,提倡政府适时介入,降低舆情热度,维护社会稳定;在消退阶段,医院应利用事件余热进行形象重塑。

  • 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 谭旭彤 张国杰 蔡志玲 周炯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4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和优化医院内会诊流程,以提高会诊效率和质量,应对临床会诊量不断增长带来的挑战。 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电子会诊评价功能,收集并分析了各科室申请会诊医师及参与会诊医师对会诊质量、及时性、会诊准备及必要性的评价。使用秩和检验和 Bonferroni 法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不同科室类型间会诊评价的差异。 结果 不同科室的会诊质量、及时性、准备和必要性存在显著差异。儿科、ICU类、中医科的会诊质量好评率最高,而急诊的会诊准备好评率最低。此外,内科、国际医疗的会诊必要性评价高于外科。 结论 优化会诊流程,加强对申请、准备、响应、反馈等各个环节的把控,畅通科室间沟通机制,明确会诊目的,对于提高会诊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信息化会诊互评机制,可以为提升会诊质量和会诊效率提供管理抓手。

  • 王珂 谭明华 赵晓东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模式对非公立医院提高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的影响。 方法 按月统计202310月至20246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住院择期手术首台开台例数、准时率、延时原因,使用FOCUS PDCA管理工具立项并制定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方案,观察管理方案实施后和改进后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的变化。 结果 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方案实施后(20241月—3月)和改进后(20244月—6月)的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均提高,且方案实施后(2024 1月—3月)首台开台准时率明显高于方案实施前(2023年10月—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MDT联合绩效考评管理模式有助于非公立医院提高择期手术首台开台准时率,可提高手术室的运营管理质量。

  • 医疗资源管理
  • 周燕 许静怡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57-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ARIMA模型和GM(1,1)模型对宁夏卫生费用的拟合效果,并预测宁夏卫生总费用及其构成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和调整医疗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2016年—2022年宁夏卫生总费用及其构成的相关数据,分别构建ARIMA模型和GM(1,1)模型,进行卫生总费用构成的拟合,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比较拟合效果,基于优势模型对宁夏2023年—2028年卫生总费用及其构成进行预测。 果  GM(1,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为优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3年—2028年,宁夏卫生总费用平稳增长,从465.38亿元增长至671.50亿元,政府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从32.35%25.39%下降至31.63%22.53%,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42.25%上升至45.84%结论 经预测,2023年—2028年宁夏卫生总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卫生费用筹资结构趋于合理化,相关部门应继续保持目前发展态势,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侯亚娟 林丹 李晨希 徐媛 朱润东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分析2022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提升山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非整秩次秩和比法进行评价,比较不同地级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异。 结果 山东省16个地级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分为3个档次:济南市、淄博市、东营市3个地级市资源配置情况较好,为第1档;青岛市、潍坊市、威海市、济宁市、滨州市、泰安市、枣庄市、烟台市、日照市、聊城市、临沂市11个地级市资源配置情况中等,为第2档;德州市、菏泽市2个地级市资源配置情况较差,为第3档。分档结果方差分析提示各档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档合理。 结论 山东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低于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各地级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地级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低于全国基准。建议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均衡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资源扩容,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人口、经济协同发展。

  • 燕朋波 成帅 高岩 魏杰 申东伟 薛萌 许建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建立医用耗材使用评价机制,实现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精细化闭环管理。运用SPD信息平台解决医用耗材的成本管控、合规降险、监测和监督、管理能力提升等突出问题。 方法 探讨分析某三级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现状,对传统医用耗材管理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医用耗材采购、供应、验收、库存智慧化管理预警机制,实现医用耗材安全与质量管理风险控制。 结果 某三级医疗机构应用SPD模式后护理医用耗材收费时间消耗指数有所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科室耗材库存周转效率有所上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科室耗材申领及盘库管理时间有所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SPD模式建立医用耗材采购的预警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可降低耗材的人力管理成本,减轻医护人员负担,避免过度医疗,从而有效提升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水平。

  • 医疗信息化
  • 张驰 王博 刘学才 吴菁菡 王晨歌 白杨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74-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既往手工转移急诊费用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可承受工作量有限的问题,拟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改造以提质增效。 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抢救费用转住院报销流程的信息化升级改造为例,运用数据文献分析、流程梳理等方法对该院的信息化改造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急诊费用纳入住院报销后,智能化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保障基金安全 ,功能运行基本良好,可供支持的工作量明显提升,效率和质量与既往手工模式相比显著提升。 结论 该举措提升了医院便民就医水平,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今后应继续强化“互联网 +”医保管理配套系统水平,并建议统一、细化省一级统筹区域急诊报销政策。

  • 彭菲 徐瑞 刘力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79-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响应国家智慧服务建设要求,完善医院患者服务流程,契合医护人员使用流程,引入患者智能诊后系统,实现随访宣教业务的信息化、数字化。 方法 系统基于B/S架构,采用标准作业流程(SOP),其功能覆盖患者管理、随访、宣教、知识库、反馈和系统配置。分析了临床现状和需求,针对不同科室设计业务流程,关注数据整合与标准化。 结果 实现了院内业务系统、数据平台、外部平台、系统管理后台等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分析揭示了系统的不足,并为后续优化指明了方向。结论 系统有效促进了医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明确了优化方向。未来将根据临床需求和患者反馈持续改进,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 刘晖 寇丽圆 罗中华 程海艳 何欣悦 冉艳芳 王乐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86-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hatGPT技术在医学科教融合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其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学术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研究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效率,并探讨其在推动教育内容个性化和学术研究精准化方面的作用。 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研究了 ChatGPT在医学科教融合中的潜在应用,同时分析了ChatGPT在面临各种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ChatGPT在医学科教融合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潜力,能够辅助研究人员快速检索和分析学术文献,优化诊疗决策,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论 ChatGPT在医学科教融合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广泛应用还需在技术优化、用户培训、数据管理和伦理规范等方面不断努力。未来,ChatGPT的技术完善和跨学科协作将是推动其在教育科研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有助于创新教育模式并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 田青 郝振华 武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9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互联网 +”背景下公立医院开展医学科普工作的创新路径,推动医院健康科普行动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远程医学平台,通过组建医学科普专家团队、以公众需求为科普导向、开发特色医学科普专题、建设互联网医学科普平台、优化线上线下医学科普体系、建立科学性审核和评价改进机制等系列措施,创新医学科普工作机制。 结果 实现了医学科普系统性、科学性、特色性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实现公众科学素质和健康素养的提升。 结论 为医院形象宣传提升、满足群众对科普健康知识的诉求、提高医院知名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路径参考。

  • 徐瑞 彭菲 刘力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97-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院内现有的数据集成工具实时收集各系统原始库、表数据,形成支持临床诊疗、教学、科研活动为功能主体的临床数据中心(CDR)。 方法 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库复制软件HVR实时捕获不同数据库表内数据变化并形成不同主题(Topic)发送到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Kafka,以开源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TiDB为主体的数据中心订阅 Kafka 的不同主题数据汇聚形成原始数据集,并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清洗、归一形成标准数据集。 结果 建成基于TiDBCDR,完成对院内30余个主要医疗系统数据的清洗再利用,有力支撑了院内多元化的数据需求。 结论 对数据的多层次治理,建设统一标准的CDR有利于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 基层医疗管理
  • 吴舒婷 林孟波 薛芳沁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03-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夯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助力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提升,构建便民利民的分级诊疗格局。方法 基于“一动力三循环”模式,创新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机制。 结果 受援县医院实现“三提升”,即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提升;支援医院实现“双增强”,即支援医务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支援医院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与此同时,基层群众对县域医疗服务满意度提升。 结论 “一动力三循环”模式可以动态优化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合作机制,实现多方利益群体共赢。

  • 刘逸天 刘鑫雨 张学宁 谈在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08-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地区冠心病危害日益严重,且面临医疗资源匮乏、急救通道阻塞、疾病管理断层等一系列问题。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苏北 S 县为试点,搭建村医网和心电网平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步建立心电云平台诊断中心,畅通冠心病全流程管理,并加强村、县、市医院协作,健全急救患者转诊机制,有效改善了 S 县冠心病患者的救治困境。农村地区冠心病救治困境的改善应该以健全的机构协作机制为基础,重视乡村医生的网底作用,倡导冠心病患者的全流程管理,进而打造冠心病区域协同防治体系。

  • 研究与实践
  • 潘惠娟 魏薇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14-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干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三级老年病医院20221月至202312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1月—12月为对照组,20231月—12月为干预组。采取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情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病原学送检相关监测指标。 结果 采取多部门协作机制干预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从52.99%83.99%59.61%提高至59.46%90.15%64.2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36.42 DDDs下降至29.24 DDD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从97.06%95.33%提高到98.91%95.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RCA法的多部门协作干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各项指标。

  • 陈先志 冯其柱 丁升 孙杰 王琦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19-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腹腔镜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229月至20242月期间进入肝胆外科学习的6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住培医师)随机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研究组采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开展腹腔镜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腹腔镜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考核腹腔镜相关理论和技能水平,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并对培训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6P>0.05),但研究组腹腔镜技能水平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9P<0.05)。培训满意度研究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 结论 分层递进式教学法有利于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腹腔镜操作技能的提升,并可提高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

  • 解静 仇永贵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24-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医院后勤服务作为医院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医院医疗业务的开展及服务质量。当前不少医院采用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由专业服务公司参与管理并提供后勤服务,以此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的效率。某三级公立医院在导医服务中引进社会化管理模式,通过运用严格准入机制,细化合同服务条款,建立文化、管理双重融合机制,量化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考核监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优化导医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激发了导医团队的活力,确保了团队的稳定性,同时相关的导医服务类投诉降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 孙梦 张宏远 宋琪琪 曹兆兰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28-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传染病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应的提升策略。 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传染病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42名医院职工中 90.91%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71.07%参加过应急救援;学历、岗位、是否参加过相关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是影响医院职工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医院职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平均得分为108.67±15.67)分,得分率为90.56%;调查发现,某传染病医院存在应急部门设立不够合理、应急物资储备不够充足、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心理疏导干预不够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医院应急管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结论 从完善缩减管理策略、优化预防准备措施、增强处置救援能力和加快恢复重建工作4个方面提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传染病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为进一步提升同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 调查研究
  • 贺胜男 朱大伟 岳敬敬 牟琴峰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35-1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医务工作者对医院廉政文化的认知与需求,为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自制“医院廉政文化建设调研”问卷,以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务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反映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医务工作者对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态度。 结果 不同岗位、工作年限、职称的医院职工对廉政文化建设均高度认同;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对医院职工在强化廉政观念、增进监督意识、认同廉政共建、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有较大帮助。 结论 医务人员对廉政文化有较高的认知,对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有较好的体验感。建议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在“形神兼备”“借势发力”双要素上赋能,凝聚自上而下和由院及家的双合力,建成体系监督和专项监督双网络,从而发挥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

  • 金珠 杨剑云 姚燕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40-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昆明市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及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2022年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系统和妇幼卫生年报获取相关指标数据,调查并分析昆明市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 结果 昆明市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医疗资源配置、人才队伍、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与辖区内医疗服务机构有较大差距。 结论 昆明市二级妇幼保健机构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促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 肖明芝 庞欣欣 牛娣 陈瑞芳 陈双琴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5, 15(1): 145-1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5.01.0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医药科普宣传是中医文化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实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对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知晓情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281例样本对中医接受、认同与了解的情况、对中医的基本认知与误区等问题,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调查样本对中医药有较好的认知度,而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和针灸推拿3个方面的基本认知存有一定误区,调查样本了解中医就诊途径多样,并且对中医防治儿科和男科疾病有极大的兴趣,其次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关注。通过分析讨论,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积极推进提出具体建议,以提高中医科普宣传效率与靶向性,从而传承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