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15
  

  • 全选
    |
    医疗管理科学论坛
  • 杨晓钟 周立涛 苏凌璎 王兆宇 张红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三尺”质控模型,促进医疗质量全面内涵管理。方法 构建由“标尺、量尺、戒尺”组成的“三尺”质控模型,具体包括:以各项质量指标的标准化保障质量的基础管理,形成“标尺”;以“标尺”为准绳,落实全面质控和监督机制,保障质量的环节管理,形成“量尺”;运用绩效奖惩等措施落实质量的终末管理,形成“戒尺”。结果“三尺”质控模型的构建形成了全方位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强化了医疗质量全面内涵管理,夯实医院高质量发展根基。结论“三尺”质控模型的构建与推广,有助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为我国各级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 陈澈容 吴磊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探索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路径,为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敏捷治理倡导将“敏捷性”应用于治理能力,本研究将敏捷治理视角嵌入危机管理全周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敏捷治理分析框架。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面临危机应对迟钝的问题,敏捷治理所具备的短期一线响应能力、中期战略适应能力以及长期趋势塑造能力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认为应建立危机前平急转换与预控的规范化机制,搭建危机中分类协作与互补的整合式平台,走向危机后需求干预和全民参与的发展方向。

  • 谭浩 王军永 张嘉颖 杨荣 王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13-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剖析我国 7 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政策的特征及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探讨政策缺陷,并提出优化策略,为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 7 省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清晰度”三维分析框架,进行多维度量化分析。 结果 7 份中医药政策共提取 564 条编码,政策工具中命令规制型、激励型、能力建设型、系统变革型、象征劝诫型工具分别占比 13.3%7.1%53.0%22.9%3.7%,政策要素中服务体系提及频率最高,占比 33.9%,政策清晰度等级为“清晰”的编码条目占比 9.4%结论 中医药政策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宣传力度不足,政策要素内部缺乏联动,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契合度不高,政策清晰度有待提升。建议丰富激励型与象征劝诫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建立中医药发展要素联动机制,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升政策发展目标清晰度。

  • 燕芳红 张国莉 彭国恬 孙瑞仪 马玉霞 孙霞 韩琳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20-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老年人存在医疗与养老的双重需求,医养联合体是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有益实践,已有研究聚焦老年人的多重需求,主要围绕医养联合体的内涵特点、模式类型、发展困境及对策开展探索实践,但少有研究结合环境因素对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 SWOT-CLPV 模型对我国医养联合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梳理,并对其相互转化产生的抑制性、杠杆效应、问题性、脆弱性进行分析,提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助推医养资源有效融合的增长型策略、明确机构间分工职责与利益分配的扭转型策略、加强全方位制度保障的多元型策略、提高基层机构服务水平的防御型策略,为我国医养联合体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养老服务水平。

  • 吕朋朋 刘泳杏 杨风 罗光强 吕惠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2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激励扭曲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民营医院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多任务并行、产出结果难以测量、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和忽视代理人特征是造成民营医院激励扭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 4 点建议:提高民营医院多任务管理能力;健全民营医院治理机制;规范民营医院绩效考核标准;推进民营医院企业文化建设。期望藉此优化民营医院激励机制,促进我国民营医院稳定发展。

  • 医疗资源管理
  • 黄明燕 王前强 李琳珠 陈昱臻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3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配置效率,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分析广西乡镇卫生院各类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通过 DEA-BCC 模型和 Malmquist 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其配置效率。 结果 广西乡镇卫生院机构数按乡村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由 2013 年的 0.163 上升至 2021 年的 0.199,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则由 0.086 下降至 0.080,床位数按乡村人口、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由 2013 年的 0.0930.280 上升至 2021年的 0.1060.312,人员数按乡村人口、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由 2013 年的 0.0700.275 下降至 2021 年的 0.0580.2632013 年和 2021 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均小于 12013 年—2021 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 0.953结论 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相对较差,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欠佳,医疗技术创新能力有待优化,建议科学规划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增长,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其配置效率。

  • 余智玲 赵娜 杨静 宋金霞 张维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36-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 2016 年—2021 年宁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情况,为优化宁夏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从地理和人口角度对宁夏 2016 年—2021 年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剖析。 结果 2016 年—2021 年宁夏各类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低于 0.3,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位于 0.4 以上,且在 0.4 以上波动;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低于按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按人口分布的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内泰尔指数贡献率均大于区域间泰尔指数贡献率,按地理分布的卫生物力资源的区域内泰尔指数贡献率均大于区域间泰尔指数贡献率。 结论 2016 年—2021 年宁夏卫生资源总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各类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但区域内资源配置不均衡;地区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需改善。

  • 医疗安全
  • 李雪梅 江淑芳 冯诚怿 王伟伟 朱文广 狄佳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41-47.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文献的增长规律、研究热点和前沿,探索其发展方向。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9 1 1 日至 2022 5 15 日的核心期刊文献,共纳入 852 篇文献,利用 Excel 软件进行文献增长规律及来源期刊分析;利用 CiteSpace 6.1.R2 软件通过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热点突变等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研究热点和趋势;通过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反映该领域的关键点和学科前沿。 结果 研究经历了起步期(1999 年—2010 年)、增长期(2011 年—2020 年)和发展期(2021 年以来)3 个阶段;发表刊物以医院感染控制专业期刊和医院管理专业期刊为主;“危险因素”是研究的核心主题,中心性为 0.12> 0.1);“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是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为 3 个阶段:从医院感染的干预、对策研究过渡为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最新的研究热点为建立前瞻性风险管理预测模型和对病原菌、肝硬化等具体的对象进行研究;信息化在研究领域中关注度不足,未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结论 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研究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 袁海 张辉 刘彦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4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20”指挥调度作为整个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第一棒”,保障其安全高效运转尤其重要。通过总结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在“120”指挥调度管理方面运用 4R 危机管理理论的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减少“120”指挥调度中危机事件的发生,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制定措施高效应对危机事件及事后恢复重建等,从而建立更安全、更高效的“120”指挥调度体系,让市民群众真正体验到高品质的院前急救服务。

  • 医疗职业健康
  • 邱月秀 周明霞 蔡磊 黄红玉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52-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特点,探讨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2019 1 1 日至 2022 12 31 日医务人员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暴露源、发生场所及随访情况等。 结果 共发生 114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2022 年实施干预后血源性职业暴露例次率为 1.45%,低于干预前 2019 年—2021 年的平均值 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工作岗位主要为医师(42.98%),其次为护士(36.84%),男性为主(53.51%),以工龄< 5 年员工最多(62.28%),发生地点以手术室(57.90%)和病区(33.33%)为主。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或锐器割伤(86.84%)。暴露发生环节主要为术中操作39.47%)。引起针刺或锐器割伤的器具主要为手术缝合针及刀片(50.51%)。暴露源病原体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59.41%)。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低于 10 mIU/mL 的医务人员占 17.54%。所有医务人员经随访无暴露后感染发生。 结论 加强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加强乙肝免疫接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规范暴露后处置流程,避免发生感染。

  • 韩凌志 陈爱云 冯珊珊 侯巧 范丽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56-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 工作资源理论以及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工作资源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以及要求-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离职意愿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 600 基层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资源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和要求- 能力匹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 SPSS 22.0 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广州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资源的 3 个维度 : 社会支持(β = -0.296P = 0.017)、工作控制(β = -0.392P = 0.001)和工作发展机会(β = -0.362P = 0.001)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要求- 能力匹配起调节作用,增强了社会支持(β = -0.211P < 0.01)、工作控制(β = -0.313P < 0.01)和工作发展机会(β = -0.158P < 0.01)与离职意愿间的负相关关系。 结论 基层医务工作者感知到工作资源水平越高,则离职意愿越低,要求- 能力匹配起增效作用。建议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支持,适度保证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自主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上升通道,增加相应的培训以提升其要求-能力匹配度,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

  • 社区医疗管理
  • 苏雅 曹立春 刘冬莹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天津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与满意度情况,从而为提升天津市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 16 个行政区的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底册中随机抽取被试样本,采用电话收集数据的方式完成对签约居民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居民服务利用情况、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等进行分析。 结果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度、依从性和配合度较高,对家庭医生服务较认可。影响居民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区域、供需不匹配以及签约服务内容等方面,签约居民对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 结论 需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水平及服务质量,细分居民群体,以更好地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增加居民对签约的知晓度,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居民满意度。

  • 医患关系
  • 朱清 冉隆耀 张闻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70-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实施背景下,为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促进医患之间有效沟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医患沟通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开展了明确管理架构,制定规章制度;分层分类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规范化使用和管理知情同意书,强化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过程中对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治疗费用等的告知义务,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拟定各类特殊情形下的医患沟通流程;建立专用谈话室,运用信息技术予以保障;开展医患沟通问题分析,不断持续改进等一系列举措。实施以来,院内医患沟通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有效保障了患者知情同意权,为构建医患和谐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 潘华 殷雪 高卫平 王小亚 王佩佩 郭彪 龙茜 石子艳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7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某三级医院医疗投诉案例中其医疗投诉事件的起因及诉求,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和减少医疗投诉的发生提供建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医院 2020 年—2022 年间受理的 315 件医疗投诉案例进行整理及分析。 医疗投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投诉的主要来源是 12345 便民热线和医务科投诉办的受理;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患沟通、医疗流程是医疗投诉的主要内容;投诉对象中,投诉科室以临床科室居多,被投诉人员以医师为主。 结论 以投诉管理为抓手,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规范诊疗行为,增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护理管理
  • 唐迎雪 王梦佳 张芮 王娟 卢庆华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81-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数据挖潜思路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和变量之间的关联规则,为拟定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和风险预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 Apriori 算法,以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为指标,对 2016 年—2021 年某精神病专科医院上报的 684 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关联挖掘。 结果 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为 5,最小规则置信度为 85%,最大前项数为 3,得到关联规则共 90 条,经专业判断,最终选择 16 条关联。其中,科室、护士班次和当班人力、患者总数、患者年龄、性别和住院天数均与跌倒 / 坠床不良事件有关联;患者总数、精神症状、住院天数、性别和当班护士年龄与暴力攻击不良事件关联;患者的精神症状与自杀地点有关联。 结论 采用数据挖潜技术,可以深入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规则,发现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针对性地开展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不良事件的关联规则拟定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减少精神科护士职业伤害有一定指导意义。

  • 遆华鹏 刘玲玉 王香莉 石一吟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87-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专科护士作为优质护理资源,在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护理学科的发展及专业领域的细化,认证后的专科护士需进行继续教育以保持高水平专业能力。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专科护士继续教育体系,通过概念界定、法律政策、培训方式、内容设置阐述国内外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现状,经分析、比较得出我国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现存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 研究与实践
  • 欧秋琦 杨曦 尚丽明 吴向华 苏鹏 梁振彰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93-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化多学科联合诊治(MDT)管理,达到有效的监督、考核及持续总结改进的目的,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运用 SWOT 分析法完成 MDT 实施的分析与计划,继而进行具体的准备与实施行动,拓展全流程管理,提高监督检查阶段的管理力度,进行持续改进与总结并进入新的 PDCA 循环。医院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提高了MDT 管理的领导力和 MDT 团队的执行力,实现了 MDT 管理的创新性、有效性以及持续性,可为各医院进一步推动 MDT 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 路阳 乔心雨 尚慧恩 吴雪莹 武雨 张艳敏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99-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进一步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百千万工程”,探索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有效举措。 方法 以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为样本医院,采用智力激励法、专题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运用鱼骨图等质量工具展开研究。 结果 分析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从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4 个方面,梳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举措并系统性评价建设成效。 结论 基于“4 个创新”的有力实践,促进临床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潘轶竹 郭默宁 蒋锋 李晓虹 王明刚 肖存利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105-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遴选目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背景下的精神专科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基于国家及北京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现有 DRGs 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运用改良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合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及诊疗服务特点,对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建立适用于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结果 两轮专家积极程度均为 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 0.78 0.82Kendall’ s W 协调系数分别为 0.16 0.27,两轮 Cronbachs α 系数均大于 0.8,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 3 个一级指标、48 个二级指标。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精神专科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增加“短住院(< 60 天)平均住院日”“短住院(< 60 天)人数占比”等适用性指标,删减不适用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不同级别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绩效情况,为提升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聂子翔 孔霞 高爽 黄慧文 李兴超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112-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的业财融合管理实践为例,围绕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从预算刚性约束和内部费用控制系统应用角度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医院智慧财务管控的阶段性成果,提出智慧财务管控的创新思想以及优化思路,将“过紧日子”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管控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潘惠娟 王福影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117-1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改进老年患者 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采用 PDCA 环管理模式对 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后,依照 PDCA 循环中的 4 个步骤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 经过 2 PDCA 干预,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 30.47% 下降到 18.63%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 24 小时的百分率由 79.49% 上升到 97.96%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从 79.49% 上升到 98.98%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从 80.34% 上升到 9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老年患者 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的持续改进成效显著,为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 苏韩英红 彭迎奥 李国华 左欢 蒋莉 何璐 陈智毅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 14(1): 123-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7432.2024.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校附属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力军,合理整合高校与其附属医院各方优势资源,将有助于提升附属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以湖南省 S 大学附属医院为案例,梳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中存在的统筹规划不强、资源共享不足、人才和技术流通不畅、医疗服务同质化不足等问题;总结整合资源以引领专科建设、促进医教研发展、实现资源优化、强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成效;提出高校附属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应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在专科效能、人才引育、信息化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升重点专科建设效能与水平。